徐源翰校长与环保教育的实践
1. 成立环保学会与推行
3R 实践
- 启智学校在
2014 年成立了 环保学会,积极推动 “减少
(Reduce)、重复利用
(Reuse)、回收
(Recycle)” 的 3R 概念教育,让学生从小建立环保意识。
- 多项环保实践项目如:回收旧报纸与铝罐、“零保丽龙”(拒绝泡沫塑料)、制作环保酵素、有机堆肥,以及多用途绿色彩虹瓶等都落地执行。
2. 举办“再循环月”与校园环保实践
- 徐源翰校长特别将每年 5 月定为“再循环月”(Bulan
Kitar Semula)。期间,学生们参与校园大扫除、环保手工比赛、低碳生活实践等活动。
- 在教师指导下,学生使用厨房厨余、果皮等制作 环保酵素,既降低了垃圾量,又能作为天然清洁剂、用于校园花圃浇水或施肥,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带回家使用。
3. 回收塑料制作品与堆肥计划
- 学校回收塑料袋、包装材料,将它们制成 环保“绿色彩虹瓶”,可用于校园布置、手工创作,还可以制作桌椅等多功能用途。
- 启智学校还推出了 生物堆肥计划,利用厨房垃圾制作堆肥。这些堆肥用于校园花圃,也有效减少了食堂垃圾。
4. 社区影响力与模范作用
- 学校的环保项目不仅局限于校园,还影响到周边社区,居民们积极将旧报纸、塑料袋等资源带到学校回收,形成了社区与学校协同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。
- 学校在资源回收方面曾荣获由南方环保公司
(SWM) 与教育局联办的 全国及柔佛州资源回收冠军。
总体总结
方面 |
具体内容 |
环保理念 |
根植于 3R 教育理念/强调环保意识从小培养/将环保实践融合日常学习与生活 |
校园项目 |
建立环保学会/“再循环月”/环保酵素/绿色彩虹瓶/有机堆肥计划 |
社区影响 |
带动居民参与回收/赢得资源回收奖项,成为地方学校的环保模范 |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